返回

入侵美利坚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1章 做买卖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,“电力飞行”的代工厂在一周内完成了十架低空飞行器验证机的生产组装。

    其中五架留在国内进行测试,进一步优化飞控系统。

    另外五架则被空运到迈阿密,用于场地适应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的体系认证。

    随飞行器一同抵达的还有五十名“电力飞行”的员工。

    这些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,学历或许不是最高的,但个个精神饱满,干劲十足。

    这批人刚到迈阿密,周青峰就下达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:三分之一的人员先去靶场练枪。

    美其名曰“释放自我,放松心情,顺带适应米国社会”。

    一帮青壮年原本以为来米国是要加班熬夜,尽快搞定项目,结果听到先去玩枪,兴奋得嗷嗷叫。

    剩下的人虽然羡慕,但听说半个月后他们也要去练枪,也就没什么怨气了——总裁这么仗义,白白发钱让他们爽,自然要好好卖力干活。

    周青峰“租”下了克里斯家族的农场——没错,就是那个被他灭门的克里斯家族。

    由于受害者众多,佛罗里达州的司法系统对这个案子也感到头疼。

    他们原本打算将克里斯家族的家产拿出来进行补偿,却发现这个家族除了农场,几乎没什么财产——值钱的东西全被周青峰拿走了。

    于是,司法系统决定拍卖农场。毕竟,上万亩的土地价值不菲。然而,案件尚未审理完毕,谁也不知道农场内是否还埋着受害者。

    因此,拍卖只能等案件结束后进行。不过,虽然不能拍卖所有权,但可以出租。

    周青峰以每年一百万美元的价格,将这片上万亩的农场租了下来。光是农场现有的农作物产值就不止一百万美元了。

    农场设施完善,甚至连工人都是现成的,只要有资金投入,就能继续运营。

    农场地域开阔,周围没有高大建筑,内部还有大量建筑和生活设施,足以满足数百人居住。

    对于试飞来说,这里再合适不过。

    “电力飞行”的团队进驻后,五架飞行器迅速投入试飞。五个试飞小组轮流升空,很快吸引了农场内外诸多居民的关注。

    每当飞行器升空时,农场的上空都会响起低沉的嗡鸣声。附近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,抬头望向天空,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叹。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东西?看起来像飞机,但又不太一样。”一位从墨西哥来的农场工人指着天空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‘低空飞行器’。”另一位工人回答道。他还特意指了指测试场的员工,“是一家‘东大’公司来佛罗里达测试。”

    “真厉害啊,能在天上飞来飞去,还能停在空中不动。我还以为只有米国有这东西。”墨西哥工人很是感叹。

    “是啊,听说能飞两三百公里,以后还能用来送人送货呢。”另一个工人压低声音,“看那边,已经有人对这东西感兴趣了。”

    农场的一角,几名面容黝黑的陌生人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进行测试的飞行器。

    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,甚至主动靠近测试场的中方员工,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西班牙语询问飞行器的性能和价格。

    只是中方员工没人能听懂,也就无法回答。

    当身材高大的威廉·康格斯出现在现场时,这些陌生人立刻显得有些畏惧,下意识地后退了。

    “维克多,有人盯上你的飞行器了。”康格斯走到周青峰身边,低声说道,同时指了指那些陌生人,“你得加强安保措施。”

    周青峰这几天每天都会乘坐直升机来农场查看进展。相比电动飞行器,直升机的噪音大、油耗高,简直是个吞金兽。

    他皱了皱眉,问道:“是些什么人?”

    康格斯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,“你猜,这东西如果卖到南美,销路大不大?南美很多地方都是雨林,交通极为不便。”

    周青峰秒懂,“南美户一定是希望购买我的飞行器,用来运输咖啡、可可等经济作物。”

    康格斯嗤笑一声,“胡扯,咖啡和可可都是量大价低的普通货,能值几个钱?”

    周青峰却正色道:“我们的电力飞行器无视地形障碍,使用成本又低。

    虽然其运输吨位有限,但对贫困落后地区来说,至少是一条改善生活的路子。

    另外,越是贫困地区,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大。如果有廉价且便捷的交通工具,肯定有市场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特意让农场的劳工充当翻译,邀请那几个陌生人过来聊聊。如果对方感兴趣,还可以搭乘飞行器上天转几圈。

    双方沟通后,周青峰确认康格斯的猜测一点没错。

    这些陌生人来自附近其他农场,是南美来的劳工工头,有墨西哥人、哥伦比亚人,还有厄瓜多尔人。

    对于能垂直起降的飞行器,这帮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测试人员的陪同下升空飞了一圈后,他们下来时满脸兴奋,赞不绝口。

第51章 做买卖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